所謂“家風”,在陜北又稱門風,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良好的行為規范、道德標準、價值取向的約定俗成。良好的家庭教育、優秀的家風那字里行間常常閃耀著樸素的人生哲理,像一個個接力棒一樣,代代相傳,為世人樂道和推崇。千百年來有關“家風”的經典名句如金玉良言“內化”于你的“心”,“外化”于你的“行!卑涯愕摹捌叱咧|”淘洗得通體透亮,心體澄澈,常在明鏡止水中;意氣平和,常在麗日風光內。與其相處有“如沐春風”、“似臨秋月”之感!耙换ㄒ齺砣f花開!焙玫募绎L影響著一個家庭、一個家族,一個村莊、一個社會。反之,壞的“家風”會毒化家庭,讓家庭走向衰落甚至消亡?梢,“家風”有著無窮的力量,決定著一個家庭的盛衰興亡。
歷代文人學士把“家風”歸納為“五常八德”。五常即“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”,八德為“忠、孝、仁、愛、信、義、和、平”。
千百年來,好的“家風”都是向善、向上,溫暖的、和諧的、積極的、勵志的。比如“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”,“盛年不重來,一日難再晨。及時當勉勵,歲月不待人”,“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”,“黑發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悔讀書遲”,“讀書求學不宜懶,天地日月比人忙”,“蹉跎莫遣韶光老,人生惟有讀書好”……教育引導人們要珍惜美好時光,不要虛度光陰,立志成才!鞍偕菩橄,萬惡淫為首”,“惡有惡報,善有善報。不是不報,時間不到。時間一到,一切都報”“積善人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人家,必有余殃”“善為至寶,一生用之不盡;心作良田,百世耕之有余”等都是教育人們要積德行善!芭d家猶如針挑土,敗家好似水沖泥”、“歷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敗由奢”“儉,德之共也;侈,惡之大也”等教育人要節儉!凹矣蟹课萸чg,夜臥不過七尺”“戶有千糧萬石,日不過三餐”“貪欲無度,牢獄自筑”“財欲是只虎,色欲是柄劍”“酒是穿腸毒藥,色是刮骨鋼刀”等教育人不要把錢、財、酒、色看得太重。家風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它滲透在我們的血液里,展現在我們的行動中。尊老愛幼是家風,積德行善是家風,知書達理是家風,勤儉節約是家風。
家風也要與時俱進,要推陳出新。如何承上啟下,倡導文明“家風”,如何恪守人倫道德,講求兼治情懷,敦友睦鄰,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講仁愛、重民本、守誠信、崇正義、尚和合、求大同,成為我們實現中國夢征程中的必修課!凹沂亲钚,國是千萬家!碧热裘總家庭的“家風”都是敦厚向善的,成員的品德都是純潔高尚的,那么,我們的社會必然涌動著正能量,時時充滿友愛和諧,處處蕩漾正氣之風。
“家風”如天,它是信仰、是希望。它關乎民風、影響國風,它貫古通今、聯家系國,它起于青萍之末、行于江湖之遠。倡導文明“家風”,人人有責,讓我們行動起來吧!從我做起,從點滴做起,從現在做起,人人傳承好“家風”,個個產生正能量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便會指日可待!
誠如此,則吾輩幸矣,中華民族幸矣!
編輯:秦人
|